传承与创新——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更新记

施斌. 传承与创新——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更新记. 工程地质学报, 2019, 27(1): 195-201. doi: 10.13544/j.cnki.jeg.2019-062 

0.   引言

谷德振先生是“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体系的创始人。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设立谷德振讲座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创新工程地质学的思想、理论与技术体系。应第二届谷德振讲座专刊之约,本文以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再版更新为契机,诠释了工程地质学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历时整整4年,由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科部分教师编写的《工程地质学》教材终于于2017年面世了。作为主编之一,我有一种如释历史重负的传承心情。

这本教材离我的老师罗国煜和李生林两位先生作为主编的1990年编著的《工程地质学基础》教材已整整26年了,期间工程地质学无论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还是在研究对象、内容和工程实践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长期以来,我一直想组织学科组的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以承前辈墨迹,以传学生新知,但苦于时间和精力,一直拖到了2013年,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我们开始撰写。

长达4年断断续续的教材编写过程,也是我了解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演进的过程,更是我从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中汲取营养的过程,并时常被这段历史中的人和事感动而被激励。

1. 一本国内最早的《工程地质学》教材

国内第1本《工程地质学》教材成稿于1937年,是由当时的中央大学地质系助教孙鼐完成的。孙鼐(1910~2007),字调之,中国著名地质学家、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图 1)。193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助教。1937年,任教仅4年即完成了《工程地质学》教材(图 2),年方27岁。此书的成稿比孙鼐先生所著的我国第1本《普通地质学》教材还要早6年,但该书完稿交上海商务印书馆后,因八一三事变淞沪抗战爆发,致出版进程被迫中断,在沦陷区尘封近9年之久,才于1946年2月正式问世。这本教材,除1950年曾增订改版过以外,还有过几次修订,至1957年2月的9版(修订本),全书字数近30万字,而累计印数达到了16 500册,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罗谷风等,2010)。1952年以前全国各大高校还没有工程地质专业,那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印数呢?我从薛禹群院士那里得到了答案。因为当时全国许多高校中的土木工程专业都需要学工程地质学课程,因此这本教材的发行量很大。这本教材是不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工程地质学》教材,我还无法确认,但可以说是我见到的我国最早的一本正式出版的《工程地质学》教材。

图 1 孙鼐先生(1910~2007)
Fig. 1 Mr Sunnai(1910~2007)

图 2 孙鼐先生著的《工程地质学》教材
Fig. 2 Textbook”Engineering Geology” by Sunnai
a.封面;b.编辑大意;c.目录首页

孙鼐先生撰写这本工程地质学教材时,我国还没有工程地质学科,也没有相关的工程地质学师资和人才。孙鼐先生撰写这本教材的目的在该书的编辑大意中是这样说的:“本书编辑之初,乃著者用作教授学生之课本。历用数班,收效颇良。窃以我国近数年来,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尤以各种工程方面,大有急起直追之概,唯工程人员,对于地质知识常漠不注意,即欲参考,亦无适当之书籍,事倍功半,仍所难免,著者为应时事之要求,不揣谫陋,将本书旧稿,删削烦琐,稍加订正,贡诸国人”(孙鼐,1949)(图 2b)。可见,孙鼐先生撰写这本教材的目的是为土木工程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普及地质学知识,以期他们在工程建设中考虑地质因素,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因此,这本教材主要介绍了与工程有关的基本地质学知识,而没有论述地质与工程问题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本教材实际上是一本供土木工程学科用的普通地质学教材(图 2c),这是由当时的我国工程地质学还处在萌芽阶段所决定的。然而,这本教材对于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学科形成和人才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形成的前奏,也为我国民国时期基础工程建设中避免各种地质灾害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我1979年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就读本科的4年中,孙鼐先生给我们上过岩石学方面的课程,后来我研究生毕业留校后,有时在校园内碰见他在报廊前读报,也有几次和先生打过招呼。他是一位非常和蔼慈祥的长者,儒雅、高贵,是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在我的心里,孙鼐教授是从事岩石学的教授,和我们的工程地质专业相距甚远,但一直到我组织大家开始编写教材时,才了解到孙先生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工程地质学》教材的作者,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2. 追寻《工程地质学》讲义

时光来到了1952年,全国解放才3年,正处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之际,国家第1个“五年建设计划”即将开始,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建设,如水库大坝的选址与建造,铁路、桥梁与隧道的修建,各种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普查与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地质工作提供关键性的地质资料,而当时全国的地质人才奇缺。据王德滋院士主编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史》记载,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地质工作者不到300人,富有经验、能独立开展工作的不到100人(王德滋,2011)。据此可以推测,由于当时各高校还没有工程地质学专业,只有很少几所大学的地质学专业讲授工程地质课程,因此,真正具有工程地质专业出身的专业人才几乎没有,而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工程地质人才。

为此,国家在1952年对全国高等院校原有系科进行了大调整,调整后的南京大学地质系暂停招收四年制的本科生,而改招国家急需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探专业的二年制专科学生各200名,3年共招收了1000多名专科生。这对办学仅20多年的地质系来说,师资和办学条件严重不足。为此,地质系成立了相关教研组。第一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组主任由郭令智老师(图 3)担任,全面负责专业的筹建和未来的教育工作。当时教研组还有肖楠森、李坪、钱祥麟、薛禹群和李午泉等老师(薛禹群,2014)。面对如此多的招生人数,而学制只有两年,师资又如此短缺,困难是可以想象的。根据教学计划,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必修课,不学工程地质学课程,学生是毕不了业的。因此,当时最紧急的是缺少1本工程地质学教材!虽然,孙鼐老师在1937年编写了《工程地质学》教材,但该书的基本内容为普通地质学加少量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知识,缺少力学的分析和系统的工程地质学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时国家工程建设的需求。因此,为了编写出一本适用的新教材,在郭先生的带领下,编写组通过自学,突击学习俄语,依靠字典边看边翻译,经常挑灯夜战,终于赶在开课之前,编写出了《工程地质学》讲义。我在郭令智先生的论著目录中第23号发现了这本讲义的书名:郭令智等.工程地质学讲义(上、下卷),南京大学印,1954。

图 3 郭令智先生(1915~2015)
Fig. 3 Mr Guo Lingzhi(1915~2015)

为了追寻这本工程地质学讲义,我在学校和院里图书馆找了一个遍,仍没有找到。于是,我仔细阅读了王德滋院士等主编的有关徐克勤、孙鼐、张祖还、郭令智、肖楠森等的纪念文集,从一些老师撰写的回忆录中,探寻这本讲义的下落。从叶尚夫老师、高明老师、林天瑞老师、罗国煜老师、李生林老师等那里了解当时这本讲义的情况,都说是有这本讲义,但因为时间久远,又多次搬家,这本讲义没有保存下来,我很是无奈。后来我在院图书室继续寻找此讲义时,与图书管理员说起此事,他告诉我可以在旧书网上搜寻一下。我们打入相关信息一搜,一条信息马上跳了出来,是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水文地质训练班翻印的南京大学地质系工程地质教研组编写的工程地质学讲义,当时真是欣喜若狂,马上在网上付钱将它买了下来,经过了5天17站转运,终于拿到了那本讲义的包裹。我们非常小心地打开层层包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本薄薄的《工程地质学讲义》翻印本,封面上还有当时使用这本讲义的学生的签名和班级。我们像翻圣经那样,轻轻地揭开那本纸质已完全发黄、很容易破碎的、散发出浓浓墨香的讲义。第1页是讲义目录,包括第一部绪论和第二部动力地质学基础。这大概是为什么在郭先生的书目中列出上下二卷的原因吧。第2页在工程地质学讲义的标题下,写有郭令智、李坪、林基良合编字样。幸亏有这个署名,不然真无法考证这本讲义的作者了。这本讲义是1955年1月翻印的,因此,郭先生等编写这本讲义的时间应该为1954年,与《郭令智文集》所列出的书单年代是吻合的。

这本讲义虽然只有94页,但在当时急需教材的环境和缺乏参考教材与师资的条件下,能编写出这样一本讲义实属不易。如果仔细阅读这本讲义,你就会发现这本讲义与孙鼐先生著的《工程地质学》教材比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了质的飞跃。如果说孙鼐先生著的《工程地质学》教材主要目的是为土木工程学科的学生和工程建设者普及地质学方面的知识,那么,郭令智先生等编著的这本《工程地质学讲义》奠定了我国工程地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在这本教材的绪论中,开宗明义,给工程地质学下了这样的定义:“工程地质学是地质科学的一个部门,也可以说是界于工程与地质间一种边际科学。它是研究地壳表面一切动力地质现象的变化过程及人类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所建筑的工程间的互相关系和影响”(郭令智等,1954)。文中写道:“一个工程地质工作人员在地质方面应当具备地层、构造、岩石、水文地质学、地貌学和沉积学的坚强基础;在工程方面应该有工程建筑和水工学的一般知识,此外尚要熟悉钻探技术,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郭令智等,1954)。这本讲义的目录虽然都是地貌和地质名词,但从书中的内容上来看,这些地质现象与各类工程问题结合得非常紧密,基本上是以工程问题为导向的地质学原理分析。讲义言简意赅,十三章的内容涉猎非常广泛,是一本工程地质学的开拓性教材,其中的基本分析原理和方法仍是目前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内容,一点也不过时。

郭令智(1915~2015),号叔明,湖北安陆人,著名地质学家。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大学地质系、云南大学矿冶系、中国地理研究所、台湾大学地质系、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任职。1951年深秋,郭令智怀着报效祖国的热诚,从英国辗转香港回到解放了的新中国,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历任助教、副教授、教授,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板块构造和地体构造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52~1956年任南京大学第一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后转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郭令智先生是一位地学大师,具有智、仁、勇于一身的人格魅力(陈骏,2014)。我与郭先生相识多年,我们的本科毕业证书上还有他的签名(当时他任南京大学代校长)。郭先生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一直很关心,特别是1997年我从美国进修回来,创办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时,郭先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许多勉励的话。在他晚年坐在轮椅上的最后几年中,尽管记忆力已经很差了,但每次我在校园里见到他时,他常常老远就向我招手,还能喊出我的名字,直到最后几次,他只能向我挥手了,而我面对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慈祥老人,常常一声叹息,感悟岁月的无奈而更加珍惜每一天的时光。


图 4 郭令智先生等编的《工程地质讲义》
Fig. 4 “Engineering Geology Textbook” by Mr Guo Lingzhi, et al.
a.封面;b.目录;c.首页

3. 传承与创新

1956年郭先生调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教研室后,肖楠森先生接任,后来罗国煜、秦素娟、薄遵昭、李生林等老师先后进入教研室,承担起了工程地质学的教学工作,其中从1966~1971年因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没有招生,工程地质学教学中断了5年多。1972年招收工农兵学员,1976年后恢复高考。期间从1956~1981年的25年间,工程地质学的课程教学基本上没有完整的教材,课堂教学使用的是任课老师自编的讲义。

一直到1982年,在罗国煜和李生林二位教授的带领下,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室的名义,由地质出版社出版了文革后的第一版《工程地质学》教材(图 5a)。该教材分为三篇,即岩石与土的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专门工程地质(南京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室,1982),教材内容和结构基本上延续了前苏联工程地质学的教学大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础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工程地质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工程地质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因此,原有的工程地质学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结构体系上,都已不适应我国工程地质学教学和实践的要求。

图 5 文革后南京大学的三版《工程地质学》教材
Fig. 5 Three textbooks of “Engineering Geology” by Nanjing University after the Culture Revolution
a. 1982年版;b. 1990年版;c. 2017年版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1990年在罗国煜和李生林两位教授作为主编的组织下,相关教师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大量的修编工作,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工程地质学基础》教材(图 5b)。虽然当时为了有别于第一版的教材内容,编写组将教材的名称增加了“基础”二字,但从教材的继承和发展来看,它应属于文革后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的第二版。在第二版教材的修编中,增加了南京大学工程地质课题组的许多研究成果,如增加了土体工程地质研究、中国特色的土质分类、岩坡优势面分析理论与方法等(罗国煜等,1990),同时对教材结构进行了大量调整,删减了一些与我国工程地质实践不相符的内容,形成了具有南京大学工程地质教学特色的教材体系。

罗国煜教授(1933-),湖南邵阳人,著名工程地质学家,1956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室工作。继肖楠森教授后,长期担任教研室负责人的工作,1981年提出工程地质优势面理论而著称。充满理想,充满激情,是罗先生为年轻人树立的光辉榜样。

李生林(1933-),吉林长春人,著名工程地质学家,1958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地质系毕业,1960年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室工作,在土质学和土结构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儒雅、绅士和达观的风格,影响了许多年轻人的人生观。

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这本新教材(图 5c),由我和阎长虹教授主编,凝聚了本学科编写小组全体成员4年来的辛勤劳动和心血。它是在罗国煜和李生林二位先生作为主编的前二版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基础上进行了大量修订、删改、调整和补充后完成的,在内容上有继承也有创新,因此,它也是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的第三版。

第三版教材在章节安排上,将第二版中的18个章节压缩为15个章节,删减了专门工程地质和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的部分研究内容,增加了地下工程、地基工程和工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的章节,将第二版中土的组织结构和土体工程地质研究两章有机合并,增加了本学科在土体结构系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三版教材在内容上作了大幅度的更新和增减。在土的基本性质方面,补充了水-土-盐(离子)相互作用,以及水-土-气相互作用机制,新增了非饱和土的研究进展;在土的物理性质方面新增了物理性指标测量方法;在水理性质方面新增了胀缩和崩解机理的描述;增加了岩体基本特性内容,细化了岩石与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在水的工程地质研究方面,增加了压性构造控制岩溶发育的新认识和地下水工程地质作用;在区域稳定性研究方面增加了地震和地应力工程地质研究,完善了区域稳定性优势面分析的内容;赋予了岩土体优势面理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优势面理论的技术内涵、研究思路、工作方法等相关内容;在工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方面,介绍了我国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工程地质灾害监测的目的、设计的基本原则、监测的内容与方法、地质灾害预测的理论与防治措施等,其中,包括了本学科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施斌等,2017)。

4. 结论

从南京大学工程地质学教材历史沿革来看,新版教材也是南京大学第五版工程地质学教材。写到此,使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诗: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是的,一本教材的沿革史,不仅仅是新旧教材的更替,更是一代接一代人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它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发展史,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从硝烟弥漫的抗战时期,到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从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初期,到进入我国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每个时代都赋予了工程地质学教材新的内容。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而教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编写教材是高等学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前进,因此,教材也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应该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一本好的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

教材是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的名片,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综合实力,也反映了一所大学大师和优秀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教材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与创新。只有不断传承,学科命脉才能延续,而知识积淀,才能厚积薄发;只有不断创新,学科生命才能光辉,而知识兴替,才能生机勃勃。

致谢:本文是在南京大学王德滋院士和陈骏校长的亲切关心和鼓励下完成的。王德滋院士虽已耄耋之年,仍心系地球科学的发展,多次给我电话鼓励我的写作,并对我的文稿进行了逐字修改,深为感动!陈骏校长看了我的文字后,立即指示教务处加强教材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倍感鼓舞。在此向两位院士致以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

陈骏. 2014. 序, 大地求索谱华章———庆贺郭令智院士百岁华诞[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郭令智, 等. 1954. 工程地质学讲义(上、下卷)[M]. 南京:南京大学.
罗谷风, 孙鼐. 2010. 《普通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刊行沿革概要[M]//孙鼐纪念文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99-102.
罗国煜, 李生林, 等. 1990. 工程地质学基础[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教研室. 1982. 工程地质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
施斌, 阎长虹. 2017. 工程地质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孙鼐. 1949. 工程地质学[M].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四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德滋. 201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史[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薛禹群. 2014. 记郭令智教授二三事, 大地求索谱华章———庆贺郭令智院士百岁华诞[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