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五年 七万多名建设者参与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1月30日,备受瞩目的大湾区“超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下称“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西起西江干流佛山顺德鲤鱼洲,东至深圳公明水库,该工程全长113.2公里,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由7万多名建设者、耗时近5年建成。该工程通水后,将惠及超过3200万人口,支撑约1.7万亿元GDP用水需求。

水自西江来,润泽大湾区。自此,广州南沙、东莞、深圳单一的供水格局被彻底改变,三地居民将喝上源源不断的西江水,广东“西水东济”成为现实。该工程还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并逐步退还东江流域生态用水,进一步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缘起

  破解缺水难题,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

广东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建设这个工程?主要原因是,尽管降水充沛,但缺水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

拿深圳来说,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三来一补”的浪潮中,深圳的外贸订单纷至沓来,大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然而,在1991年,深圳发生了建立特区以来最严重的“水荒”,每日供水量的缺口在10万立方米以上。当时严重的旱情让大家意识到,境内无大江大河大湖大库的深圳,仅靠本地水源的支撑,恐怕托不起这座城市继续向前“奔跑”多久。

于是,经过反复科学论证,深圳最终决定自惠州境内的东江取水,兴建东江水源工程。东江水源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别于2001年、2010年建成通水,暂时解决了深圳用水隐患。

然而,一座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对水资源的需求,就像两个你追我赶的跑步选手。一方面,东江水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香港、深圳等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发展步伐愈来愈快,人口、产业不断扩张,需水量也更加旺盛。

同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这一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广东。广东80%的降雨集中在汛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但是冬春时节的枯水期一旦来临,降水就会变得很少,极易引发干旱。

2021年底,东江上游、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新丰江水库罕见地“枯”了。根据后来的统计,新丰江水库在最危急的时候,连续25天低于死水位运行,东江就要断流。东江流量的减少,不仅威胁下游深圳、东莞等地生产生活用水,还导致相关沿海地区发生严重咸潮上溯,不仅影响居民用水,也对一些精密制造企业的设备产生了影响。

回过头看,水利专家指出,在抗旱最吃紧、最关键和最困难时期,东江流域调度所用的水量,基本都是这些大水库特别是新丰江水库之前所存蓄的水量、积累的“老本”。如果没有这些水利工程体系有效调蓄水量,要应对这轮历史罕见的极端旱情,保障东江受水区近5000万人的供水安全,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后果也不堪设想。

专家的观点指出了水利工程与水量调度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仅靠东江保障供水安全已不足够,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

攻坚

  潜心勘察设计,携手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

2004年底,广东再次遭遇一轮历史罕见旱情,江河水库水位触底,珠三角遭受严重海水咸潮倒灌危机,直接威胁广州、深圳、东莞乃至香港、珠海等地用水安全。随后,国家防总、水利部启动近一个月的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缺水问题才得以缓解。

“此次问题的出现,让大家更加深刻意识到,要支撑珠三角未来发展,仅靠东江水已难以为继,‘西水东调’势在必行。”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严振瑞说。

2005年9月,广东首次正式提出“从西江调水”的设想,开启了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第一步。严振瑞回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想要兴建这样一个跨流域调水工程,几乎比登天还难。因此仅前期的设想、勘察设计工作,就持续了十多年。”

从西江到东江的一百多公里输水线路,不仅河网密布、建筑密集、地质多变,还涉及沿线地市的未来发展规划,对工程建设考验极强、要求极高。从2005年提出初步构想,到2011年1月广东“西水东调”工程规划大纲出炉,再到2019年5月工程正式开工,长达14年的准备工作背后,是建设者们为勘察线路走过的每一片土地,是为修改方案、科研攻关熬过的一个个大夜。

为做到“少征地、少拆迁、少扰民”,工程建设者决定“把方便留给他人、把资源留给后代、把困难留给自己”,将工程输水管道布设在地下40至60米处,共穿越4处高铁、8处地铁、12处高速公路、16处江河湖海,沿途建设37座超深垂直工作井,永久征地仅为2600亩,与传统明渠输水方式相比较,节约了近2万亩土地,为大湾区未来发展预留宝贵的土地和浅层地下空间资源。

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建设如此长距离的深埋盾构有压输水管道,要面临一系列技术难题的挑战。如工程高新沙至沙溪段的输水隧洞长达28km,需穿越狮子洋海底,最大输水压力达1.3兆帕,最大埋深60m,采用盾构管片和预应力混凝土内衬联合受力的新型复合式衬砌,是世界上输水压力最高的盾构隧洞,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预应力衬砌输水隧洞,其技术难度世界罕见。“当时业内不少专家明确建议我们放弃这个内衬方案,但最终建设团队经历一年多的反复试验研究,成功攻克了所有技术难题。”严振瑞说。

最终,建设者创新开展科研攻关、原型试验,携手攻克珠三角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深埋盾构施工、高水压盾构隧洞衬砌设计施工、宽扬程变速水泵研发、长距离深埋管道检修等多项世界级难题,建成了这座世界上流量最大的长距离有压调水工程。工程还在全国水利行业率先应用电子签章,发行全国首单水资源专项债券,同步推进数字孪生工程建设。

未来

  加快水网建设,在“大动脉”基础上丰富“毛细血管”

省水利厅数据显示,当前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而作为珠江流域的主流,中国的第三大河流,西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3%,水质基本稳定在二类,开发潜力巨大。引西江之水解东江之困,成为解决大湾区东部城市群缺水难题的最佳途径。

1月30日,看着源源不断的西江水注入水库,深圳公明水库调蓄工程相关负责人肖华感慨万千。1996年,肖华与众多建设者一道,投身东江水源工程建设,经历了深圳特区艰难的“找水”之路。过去,珠三角东部城市群在东江水的润泽中快速发展。如今,这里迎来了西江水,双水源保障为新一轮腾飞“添水”加力。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纵观广东乃至全国水利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重大水利工程超前谋划的重要性。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构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多水源保障体系,也必将为大湾区蓬勃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能。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广东水利建设投资历史性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且唯一突破千亿元的省份,再创历史新高。一条条跨区域输水渠道穿山越岭,广东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的问题,正随着“大手笔”的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改善。

“作为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未来广东水网建设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省水利厅规计处处长陈柬说。

根据“851”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未来广东将打造“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即以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干流五大河流为“纵”,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珠中江供水一体化工程以及已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为“横”,交织成为一张覆盖全省的水资源骨干网络,解决广东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的问题。

而在“五纵五横”水资源配置骨干网的基础上,广东还在有序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引水、东江取水口上移等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并推动县级以上城市、供水规模10万人以上的城镇实现双水源、多水源供水,统筹推进河道型、水库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实现供水水源互联互备、联合调配,将在水网“大动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毛细血管”,更加有效促进水资源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