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科学技术与岩土工程

顾宝和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 北京 100007)

摘要:本文结合岩土工程实践, 论述了科学的涵义和工程师的科技品格;力学和地质学是岩土工程的科学内涵, 探测、软件和施工是岩土工程的技术支撑;岩土工程不能只依靠经验, 必须有理论指导;讨论了科学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的新科技;论述了复杂的理论只有简化才能普及, 但又不能走向简单化。通篇结合岩土工程实例说明。

关键词:科学;技术;岩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N3 ;TU4 文献标识码:A

1  科学的涵义和工程师的科技品格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

        我觉得, 对科学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最浅表的层次, 是指科学知识, 由于极为繁多, 每人只能掌握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第二个层次, 是科学方法, 即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 如观察、实验、推理、分类、验证等等, 现代科学方法与古代相比已天壤之别;第三个层次, 也是最深的层次, 是科学思想。科学除了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外,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理解, 科学还是一种文化, 一种精神。科学和迷信互相对立, 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或思想体系。科学家必须仔仔细细地积累数据, 通过“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的分析, 得出结论, 再到实际中去检验。这种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 只信真理不信邪的信念, 就是科学精神。真正的科学家一定是老实人。

        人们有时混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科学是一种探索, 注意客观规律的研究, 所以科学的创新称为“发现” ;技术注重的是实用, 技术创新是“发明” 。现代技术均以科学理论为基础, 不合科学原理的所谓“技术” 肯定是失败的;现代科学研究都有技术支撑, 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 不会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虽然科学技术发端于古代, 但那时, 由于科学家与工匠的分离, 工匠关心的只是实用技术而不是其中的科学原理, 因此他们的创造性是有限的。科学家的研究一般出于自身爱好的驱使, 缺乏社会动关心的是如何按使用要求把工程建造起来。

        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是有意义的。对于搞应用研究的科学家, 不要忘了目的是为了提供技术原理和方法, 从工程实践中寻找研究课题;对于工程师,从科技角度, 应当具备以下品格:懂得寓于技术之中的科学原理;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能像工匠一样动手操作;能像医生一样诊断和应对复杂情况。

2  岩土工程的科学技术基础
2.1  岩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和改良的科学技术, 实践性很强, 覆盖面很广。岩土作为支承体的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堆场、大型设备的地基;岩土作为荷载或自承体的有边坡、基坑、露天矿等的地面开挖, 隧道、地下洞室等的地下开挖;岩土作为材料的有填方、围海造陆、路堤、围堰、土石坝等工程;还有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环境评估、废弃物卫生填埋、土石文物保护等环境岩土工程, 利用排水、压实、加筋、改性、注浆、锚定、设置增强体等, 改善岩土体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能等等。总之, 岩土工程的目标是建造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 因此它的本质属性应是工程
技术。

2.2  力学和地质学是岩土工程的科学内涵

        力学和地质学, 或者进一步说, 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是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 是两大科学支柱。力学、地质学与工程的密切结合, 构成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岩土工程是以传统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例如理论力学中的极限平衡、弹塑性力学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多孔介质中的渗透理论等, 并产生了两门相应的学科:“土力学” 和“岩石力学” 。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单纯的力学计算是不可靠的,不能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原因在于岩石材料和结构不同, 混凝土、钢材等材料材质相对均匀, 材料和结构都是由工程师选定或设计的, 是可控的, 计算条件明确, 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岩土材料则是自然形成的, 是漫长历史时期复杂地质作用的产物, 工程师不能随意选用和控制, 只能通过勘察查明。要查明这些条件和测定有关参数,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条件, 就必须依靠地质科学。例如岩体中复杂的裂隙系统, 软弱结构面, 地下水的渗流通道, 如果没有地质专家的精心调查,精心分析, 企图概化为可供计算的力学模型, 几乎是不可能的。

2.3  探测、软件和施工是岩土工程的技术支撑

        岩土工程离不开探测正像医疗离不开检验一样, 这些探测技术包括钻探取样、工程物探、室内试验、原位测试、质量检验、工程监测等等, 种类繁多, 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传感器技术、数据处理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技术进步很快。探测技术是岩土工程的眼睛, 获取信息的手段, 岩土工程分析的基础, 也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保障,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 岩土工程的分析已经离不开计算机软件, 过去用手算的粗糙分析方法已逐渐淘汰, 岩土工程的稳定分析、变形分析、渗流分析, 由于条件复杂和参数的多变, 很难用简单的代数公式描述,大多采用能反映岩土特性的本构关系, 考虑岩土与结构协同作用的计算模式。还有岩土工程CAD , 岩土工程GIS 等。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岩土工程不可或缺的工具。

        岩土工程的目标是建造工程, 这就必须依靠施工来完成, 例如挖土、排水、止水、钻井、制桩、锚固、注浆、土工合成材料利用等等。施工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在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方面的作用也很大。经验表明, 大多数地基处理工法、锚固技术、桩基工程的创新, 都是先有施工技术, 后有设计计算跟进。有些行之有效的新技术, 已大量用于施工, 却一直没有理想的设计计算方法。

2.4  岩土工程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有人说: “岩土工程主要依靠经验, 理论没有多少用处。” 这种看法当然是片面的, 长此下去,只能把自己降低到工匠的水平。对科学原理没有深刻的理解, 凭直观的局部经验处理问题, 很可能犯原则性、概念性的错误。明白科学原理的人, 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举一反三, 自觉性很强。“ 长在理论之树上的经验之果才有生命力。” 对于岩土工程设计, 力学原理、地质演化规律, 岩土性质的基本概念, 地下水的渗流和运动规律, 岩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 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等, 都是常用的科学原理。

        下面仅以有效应力原理为例做些说明。

        土力学从材料力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 有效应力原理起了关键作用。没有有效应力原理, 土力学成不了独立的学科。工程中运用有效应力原理的地方非常多:各种强度计算、稳定计算的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的各种不同的排水条件;地基土的固结沉降;地基处理的排水预压法;桩的挤土效应;地震时的砂土和粉土液化等等, 都是直接与孔隙水压力有关。例如强夯法地基处理, 厚层软土的处理效果很差, 夹多层砂的软土则较好, 原因就是砂层的存在大大缩短了排水通道, 显著加快了有效应力的恢复和强度的增长。再如打桩, 从局部经验出发, 似乎桩总是越密越好, 土总是越挤越密。但对于软土中的打入桩, 由于土的透水性很小, 使孔隙水压力骤然增长, 因挤土造成断桩、歪桩、浮桩, 已经固结的土
变成欠固结状态, 有效应力迅速下降。如果在土中设置排水通道就会有良好的效果。加强孔隙水压力监测, 严格控制施工程序也可防止事故发生。再如地震时的砂土液化, 对于粗砂等强透水层, 孔隙水压力容易消散, 所以很少见到喷水冒砂的事例, 而对于粉土和粉细砂, 渗透系数小, 孔隙水压力消散慢, 地震后喷水冒砂延续时间长, 有效应力需经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3  科学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3.1  调查

        一切的科学研究都是从收集数据开始。天文学来自天文观测;地质学来自地质调查;达尔文发现进化论, 调查工作几乎遍及全球。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必先进行勘察, 勘察英文investigation , 就是调查的意思。调查作为一种科学方法, 一是要求真实可靠, 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主观臆断。伪造数据, 随意取舍, 是不道德的行为, 是科学工作者的耻辱,对于工程则是一种犯罪。二是有很强的目的性, 针对工程设计施工的需要。调查工作本应由设计人员亲自动手, 勘察和设计本应一体。只有在这种体制下, 才能做到勘察工作符合设计需要, 设计人员充分掌握现场条件。国外发达国家的岩土工程体制就是如此, 岩土工程师在专业咨询公司中服务, 贯彻勘察、设计、施工监督、工程检测的全过程。法律责任也十分明确, 设计者为了确保工程安全, 自然会十分关心钻探、测试资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但在我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 岩土工程的勘察和设计分离, 互相严重脱节。因为涉及体制问题, 长期得不到解决, 这是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上不去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前期的勘察外, 后期的检验和监测也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为科学研究积累宝贵的工程原型数据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目前我国很不够, 根源也与体制有关。

3.2  实验

        这里所说的实验, 不是指一般的土工试验、水质分析等等, 这些已含在勘察范围内。这里要谈的是更深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科学原理注重可重复性, 即被认定的科学原理, 只要条件相同,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做, 都是可以完全重复的。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的基本手段, 可重复性成了鉴别科学还是伪科学的试金石。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岩土工程实验方法, 从物理模型到数学模型, 从离心机模拟到现场工程实体模拟, 日新月异的传感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为科学实验增添了光辉。

        有些地基处理技术, 要求在正式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取得设计数据, 同时也为了证实该技术在该场地上的适用性、可重复性。再如过去只知道砂土地震液化, 上世纪70 年代通海地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 都发生了轻亚粘土(现在的粉土)液化实例。一些专家觉得难以置信, 怎么细粒土也能地震液化呢? 便取样在振动三轴仪上试验, 证实了粉土的可液化性, 后来列入了规范。前些年, 西北地区的专家们发现了黄土古液化的遗迹, 取样进行了试验,证明某些性质的黄土也可能产生地震液化, 为黄土液化取得了科学依据, 只因判据缺乏, 未列入规范。

3.3  推理

        科学推理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大类: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 最典型的例子是欧几里得几何, 从几条最基本的公理开始, 推导出一大堆的定理。力学计算基本上是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 以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出发点, 结合具体条件, 构建模型求解, 侧重于设定条件下的定量计算。由于推导过程非常严密, 只要条件符合, 数据正确, 肯定能够获得可信的结论。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 地质学的创立就是典型。地质学是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获取信息, 进行分析、对比和综合, 找出科学规律, 推断地层次序、推断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生物、海陆分布、岩浆活动、各种矿产的形成等等。这种推断有一个从粗到细、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数据不很充分的条件下, 可能有不同学派的争论, 其结论未必可信, 随着科学的发展、资料的丰富而逐渐统一。岩土工程常常兼用这两种推理方法, 例如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计算, 采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 采用一维固结理论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 就是演绎推理;采用土的物理指标、触探指标, 利用与载荷试验成果回归分析所得的承载力, 就是归纳推理, 沉降计算中的“经验修正系数” 也是由归纳分析取得的。再如边坡稳定分析, 采用Bishop 法、Sarma 法、Janbu法、Morgenstein-Prise 法计算是演绎推理;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是归纳推理。

        这两种推理方法各有长短。演绎推理时, 应当注意的是计算条件与实际条件的差别, 计算参数的可靠程度。岩土工程充满着条件的不确知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 地质条件不可能完全查清, 岩土参数存在离散性, 测试条件和工程实际存在很大的差别, 还有岩土体与结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虽然力学计算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许多使用方便的软件, 在工程分析中起了很大作用, 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总存在差别, 有时甚至差别很大。建立在归纳推理基础上的分析判断侧重于宏观把握, 要求有足够丰富的数据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但定量化差,甚至有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局限。综合判断就是要求工程师综合运用各种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方法做出判断, 就是依靠工程师丰富的学识和经验, 借助必要的工具(如软件), 做出合理判断。例如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时, 首先根据岩土体的结构确定其属于哪一种破坏模式, 根据现场宏观表现进行初步分析, 再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有时还要用不同分析方法交叉对比, 做出合理评估。

3.4  验证

        科学既然要追求真理, 就要经得起检验。与工程有关的结论, 更应确凿无疑, 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对于一些没有十足把握的推断, 验证更是非常必要。以物探为例, 物探是根据仪器测到的岩土体各种物性的差异推断岩土体的分布或某种目的物的存在, 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方法。由于普遍存在的多解性, 推断差错是常有的事, 故必须进行验证。下面举一工程实例, 有一玻璃窑, 窑身严重开裂, 因赔偿问题发生经济纠纷。某单位采用地质雷达探测, 结论是玻璃窑的基础下和近旁存在二十多个古墓, 厂方据此要求赔偿。但后来用洛阳铲、钻探等法直接勘探, 没有查到一个古墓。物探的仪器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 操作人员也是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 但没有验证, 由于电磁干扰而错判。当时如果进行了验证, 就可及时排除干扰, 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4  环境岩土工程中的新科技

        发达国家大兴土木的时代已经过去, 岩土工程的重点已经转向环境。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 土木工程还将持续。但保护环境、保护古迹、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已经摆在面前。虽然目前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环境岩土技术水平相差很远, 但预计今后会有很大发展。如垃圾卫生填埋、土石文物保护、国土环境的评估治理等等。与传统的岩土工程比, 环境岩土工程有许多新问题。虽然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这几年的经验证明, 照搬外国经验往往是不成功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 要靠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去解决。
例如, 强度和稳定分析是岩土工程的老问题,但生活垃圾填埋体的强度指标很难测定。垃圾填埋体的强度决定于它的成分、密度和含水量, 垃圾的成分极为复杂多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城市和农村、南方和北方有极大的不同, 外国的指标很难借鉴, 只能依靠自己去测定, 摸索数据的规律。我国地震、洪水、岩溶、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很多, 填埋场的选址很难。为了不致发生灾难性的后果, 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和防治是重要的一环。

        变形也是岩土工程的主要问题, 但传统的变形问题是岩土的应力应变, 有相当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垃圾填埋的变形则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自重压力下的压缩变形, 其机理大体与岩土的应力应变相同;第二部分是垃圾中有机物降解产生的变形, 这是一个生物化学过程, 对岩土工程师来说是个新问题。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 固体物质分解成为液体和气体, 通过收集系统导出, 使填埋体沉降。沉降的速度决定于填埋工艺, 好氧填埋很快就能稳定, 厌氧填埋则需很长时间才能稳定。由于填埋体成分的不同, 压实程度的不同, 氧气供应的不同以及填埋次序和填埋厚度的差别, 会产生差异沉降, 差异沉降可能导致防渗膜和封盖层的破坏。这部分沉降分析难度很大, 目前主要采用反分析方法。

        再说渗透问题。传统岩土工程主要研究的是层状含水层和强透水层的问题, 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在石窟文物保护中, 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基本用不上, 被研究的岩体处于包气带, 地下水沿网状的、脉状的、变化多端的岩石裂缝渗流,数量虽少而危害极大。勘察工作主要是摸清裂隙水的渗流通道, 以便针对防治。建在透水性很小的岩土体上的垃圾填埋场, 这些岩土体传统上是“不透水层” , 但填埋场的渗滤液是否一定不会渗透? 对这种渗透极慢的状况目前还缺乏实测数据, 对其机理缺乏研究, 传统的达西定律是否适用也是问题。

        评价污染物的运移规律是环境岩土工程的核心问题, 传统地下水中溶质的运移用弥散理论解决。弥散理论是研究多孔介质中溶混物质运移机理, 描述溶混流体间彼此驱替复杂现象的理论。当两种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接触时, 高浓度物质必然向低浓度运移, 在界面形成一个过渡的混合带, 并不断扩大, 最后趋于均匀化, 这就是弥散现象。弥散是一个非稳定的、不可逆的、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包括纵向弥散和横向弥散。弥散的原因很多, 水的流动、浓度梯度引起的分子扩散、流体与介质的相互作用(吸附、沉淀、降解、离子交换、化学和生物反应)、介质中流速的均匀性和不流动水的存在等,但主要是力学的对流弥散和分子的浓度梯度造成的分子扩散。含水层中的弥散可在上述弥散理论基础上建立水质模型, 但溶混物质在非饱和土中运移情况又有不同, 由于水分的蒸发、溶质的沉淀、植物的吸收、介质的吸附、离子交换等, 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程度上可自然净化, 问题要复杂得多。理论研究尚待深入, 实际观测资料尚待积累。

        石窟、摩崖石刻、生土建筑、石雕、泥塑等文物的保护问题, 目前主要采取防水、隔离等措施,尚未建立起保护的理论和实用体系, 这些岩石和土的保护实质是抗风化问题。风化虽然是地质学中的老问题, 对其机理已有深刻的认识, 但缺乏对风化作用随时间变化的定量描述方法, 为了预测风化作用的发展趋势、风化速度及工程措施的作用, 必须加强研究, 以期有朝一日能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抗风化设计。

5  要简化, 不要简单化

        科学崇尚简洁, 工程师更希望简化, 不要繁琐。

        从全国来说, 科技进步需要多层次, 既要有高水平深层次的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重大的技术发明, 也需要实用研究、局部改进、引进、推广以及采用成熟技术做得完美的普通工程。既要有原创性成果, 又要有工程师得心应手的“ 小工具” 。现在我国岩土工程在这两方面都有差距, 一方面是原创性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来自国外, 另一方面是普通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和水平普遍不高。试看, 能数得出几个以中国人命名的原理、定律、公式、模型、测试、器械、工法? 有几个真正称得上国际水平的勘察设计? 这显然与我国如此巨大的土木工程市场不相称! 其中原因值得深思。例如土钉技术,我国做了多少工程, 恐怕难以统计, 但系统的实验研究, 似乎还未达到初创时期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 在科研方面, 与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缺乏激发创新精神有关;在工程建设方面, 与勘察设计分离, 岩土专业体制改革不到位以及市场不成熟有关。本文不拟讨论体制方面的问题。

        理论研究者总是少数人, 他们的成果大多是阳春白雪, 要被广大工程界应用, 需要架一座桥梁,简化才能普及。工程软件就是很好的一座桥梁, 解决了繁复的运算、制图等问题, 岩土工程CAD 还会有大发展。再如:非饱和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 但非饱和土的科学理论和试验至今还在象牙塔中, 工程界知道的人很少, 离实用似乎还很遥远。其原因不仅是理论深奥、计算复杂, 更主要是非饱和土的基本参数“基质吸力” 非常难测, 既费时费力, 还测不准。有的专家在考虑非饱和土模型时, 绕开基质吸力, 用含水量这个极容易测定且为大家熟悉的参数放进模型, 已初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使人们对非饱和土理论的实用化看到了希望。

        再如:上世纪70 年代初, 我国一批科技工程者花了极大力气建立了“地基承载力表” , 现在已很难想像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非常简洁, 用起来非常方便, 在一定条件下也很正确可靠, 勘察设计人员十分欢迎。但后来负面作用也渐渐显现。地基承载力本来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需要工程师根据岩土性质和工程要求, 通过理论分析, 结合经验综合确定。由于承载力表用得过滥,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了, 工程师心目中地基承载力也成了简单问题。新规范权衡利弊删去了承载力表, 使勘察设计人员很不适应。再如沉降计算, 规范规定了分层总和法, 还给出了经验修正系数, 用起来很方便。由于规范的权威性, 该法“一统天下” , 数十年来变化不大。虽然国内外已有诸多理论和方法, 但工程师们多不熟悉, 不闻不问。考虑应力历史(固结状态), 用压缩指数为计算指标, 国外已用了三十多年, 我国至今不能推广。

        另一个典型事例就是地震液化。Seed 研究液化, 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部分并未被工程师们接受, 工程师接受的是他简化的剪应力比较法, 这个方法对中国影响很大, 以他的方法加中国的经验数据得到的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液化的规范方法, 在我国岩土工程界已是家喻户晓, 便是简化的一个很好的范例。上世纪80 年代以前, 由于缺少判别的公认法则, 液化判别成了地震工程界的大难题。后来搜集了大量地震液化的现场数据, 借鉴Seed 简化的剪应力比较法原理, 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列入了规范, 解决了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但这样一来, 许多人又觉得地震液化似乎非常简单。殊不知液化判别的规范公式是非常粗糙的, 统计判别式中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八十几, 有百分之十几是不成功的。更何况数据的代表性十分有限, 推广到其他场地有多少可信度实在难说, 液化判别仍是世界性难题。另外, 规范公式只考虑了地震烈度、土的密实度、地下水位和所在深度, 至少忽略了下面几个重要因素:一是微地貌和地质成因, 河漫滩、低阶地、古河道最易液化;二是成层条件, 夹粘性土有抑制喷水冒砂的作用;三是颗粒级配, 粒度均匀的粉细砂最易液化;四是历史上发生过液化的地段最易重复发生, 应综合判断。但是, 勘察设计人员肯定直接采用规范, 不会既费力又要承担责任地综合判断, 甚至液化机理也不想去学习。根据震害调查的经验, 液化有减震作用, 相近的场地, 液化区的震害比非液化区轻, 有“ 湿震不重干震重” 之说。但进一步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说明, 液化确实对短周期建筑有减震效应, 但对长周期建筑不一定, 可能有增强效应。局部经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不一定有普遍意义, 不能“简单化” 。

        我国的规范基本上都是“处方规范” 。“处方规范” 最大的好处是可操性很强, 很易将成熟的方法推广到全国, 对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是工程师省事了, 不用花费很多精力去考虑开怎样的“处方” , 照规范办就是, 出了问题也不用自己负责, 甚至对规范规定的依据也不甚了了。另一方面对科技进步也不利, 规范是权威, 又很稳定, 规范方法一统天下。工程师不愿采用未列入规范的新方法, 以规避风险。

        简化和简单化往往相伴, “ 要简化, 不要简单化” , 这个道理容易理解。怎样才能实现呢? 可否考虑“处方规范” 逐步过渡到“性能规范” , 只规定达到什么目标, 不规定如何达到, 不开“处方” ,将“处方” 编在约束性小的手册或指南里, 由工程师自由选用, 责任当然也由工程师承担。“大一统”思想有优点, 也有副作用, 大到整个社会如此, 小到标准规范也如此。